top of page
LOGO 拷貝.png

卿盈蘊藏

Guide spiritual energy to create wealth

孩子不說話,不是壞事,是他在長大:當「態度」成為父母最後的武器時,該怎麼辦?

ree

很多媽媽問我:「老師,有沒有手鍊能改善我跟孩子的關係?」


我懂這份焦急,妳的出發點是愛,是希望親子能更靠近。但我也想輕輕提醒:親子問題,多半是溝通與理解出了狀況,靠手鍊無法根本改變對話模式。


這篇文章送給正在努力的妳!


孩子不說話,不是壞事,是他在長大

:當「態度」成為父母最後的武器時,該怎麼辦?


很多媽媽跟我哭訴:「我家小孩國中以後,話越來越少,回到家只會關門滑手機,跟陌生人沒兩樣!」


聽起來是不是很心碎?


但妳想想看,當年妳青春期的時候,真的很愛跟爸媽聊天嗎?

還是更愛跟朋友講一些沒意義又很好笑的廢話?


這個階段的孩子,其實不是壞了,而是——他正在長出自己的樣子。


從前你買什麼他穿什麼,現在你買LV他會覺得你土;你煮雞湯他不喝,他改吃便利商店。

這些行為不是叛逆,是他在告訴世界:「我不是你了,我想成為我自己。」


但很多父母撐不住的,不是孩子的變化,而是——自己的地位正在動搖。


這時候就會啟動「華人式權威防衛系統」,也就是:


我不能輸

輸了就等於沒教好

孩子不聽話 → 家庭秩序瓦解 → 天下大亂 → 我是失敗的父母


所以當小孩講道理,父母就不再講理了,直接轉戰情緒戰場。

這時候就出現經典台詞:「你那什麼態度!!」


翻譯成白話是:「別管我剛剛說錯了什麼,你總得敬老尊賢吧?」


這不是個案,這是文化養出來的思維公式:

#儒家影響:百善孝為先,長輩不能錯

#社會結構:從小就學會「父母說了算」

#面子文化:輸了理不能輸場面,打臉太丟臉,只好轉移焦點指責你的「態度」


而我們的孩子就在這樣的文化邏輯裡,一點一滴失去了「可以說話」的空間。


但妳想要的不是孩子的順從,而是孩子的信任。

如果他覺得每講一句話都要被鬥嘴、糾錯、羞辱,他怎麼可能還想開口?


所以啊,當孩子不說話時,先別急著擔心他變壞,

倒是可以反問自己:我聽進他說的話了嗎?我能承認自己也會犯錯嗎?


若妳想要孩子願意跟妳說話,那就讓他看到——妳也是個願意調整、願意傾聽的大人。


孩子不是要妳輸,只是希望妳放下「非贏不可」的姿態,重新當他可以靠近的人。


bottom of page